秋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秋千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原创产能过剩引发的那些事上半年水泥业重大动向回顾-【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7:30:41 阅读: 来源:秋千厂家

[原创]产能过剩引发的那些事——上半年水泥业重大动向回顾

2012年,水泥行业急剧降温,在供大于求的重压下,产能过剩削弱了价格空间,导致利润总额较2011年下降近50%。如今,2013年行程过半,产能过剩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对此,有关部门提出强化行政审批遏制产能过剩,也有人认为国家应放松审批,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时间,如何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上半年行业内探讨的焦点。

2012年,水泥行业急剧降温,在供大于求的重压下,产能过剩削弱了价格空间,导致利润总额较2011年下降近50%。如今,2013年行程过半,产能过剩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对此,有关部门提出强化行政审批遏制产能过剩,也有人认为国家应放松审批,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时间,如何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上半年行业内探讨的焦点。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对于水泥企业来说,兼并重组是必走之路,仅2013年上半年就发生多起并购与合作行为,加快区域市场整合进度。此外,2013年,水泥行业最关注的信息当属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给水泥行业带来新的需求亮点,但是这一部分的商机短期内还不会显现。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尚未正式出台,不禁感受到中央政府部门对城镇化规划和建设的慎重态度。

总的来说,回看上半年水泥行业的重大动向,产能过剩、审批权、联合并购、城镇化成为绕不开的几个关键词。

资料图片

产能过剩有增无减 如何化解是关键

产能过剩问题已困扰水泥行业多年。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产能过剩,力度可谓空前,然而这并未抑制住水泥投资的冲动,相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数据显示,2013上半年,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依然严峻。

1、 现状——产能过剩压力有增无减

今年两会上,产能过剩再次成为热点问题。对比2011年水泥产能的结构性过剩,2012年,水泥行业出现了产能全面过剩的局面,而今年的新增产能仍在继续释放,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有220条,熟料产能是2.8亿吨,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预计的水泥需求量大概是22亿吨。经初步统计,2013上半年,全国新投产生产线32条,熟料年设计产能3884万吨。

分区域来看,今年新增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预计占全国接近一半的新增产能。其中,西南地区尤为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达4.4亿吨,实际产量近3.3亿吨,产能过剩1.1亿吨。然而,新增水泥产能仍在快速增加。目前西南还有在建生产线50条,将新增水泥产能7300万吨。这些水泥产能预计2013年全部释放,届时西南地区人均产能将达到2.56吨,产能过剩状况将更加严峻,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

2、对策——加强调控VS市场化竞争

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日趋严重,控制新增产能是当务之急。对此,业内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政府加强干预,另一种是让市场去调节。

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法规来遏制产能过剩。自2003年12月23日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国家发布了与水泥产业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文件多达38个。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不顾行业发展大局,继续新增产能。为管住产能过剩的“入口”,自去年以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有针对地对一些地区和水泥企业新建新的产能提出了警示,发出制止违规新建的函件近20份。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再次下发《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明确指出要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通知中表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也正在研究制定中,预计很快就会推出。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没能使产能过剩顽疾得到根治,反而越限越增。早在2009年,国务院第38号文就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一纸禁令却引发了扩张热潮。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水泥是完全市场竞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应当放手交由市场去解决。今年两会期间,身为龙头老大的海螺水泥仰仗强势的成本和区域掌控能力,频频向外界传递渴望市场竞争的信息。董事长郭文叁更是认为国家应该放松审批,完全市场化。如此“非主流”论调,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尽快改变依靠行政审批的管理方式,转向更积极推动完善市场机制和减少政府干预,当务之急是严格市场准入,推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联动。

总的来说,虽然政府对于产能过剩的调控力度有加大趋势,但是越调控越过剩的事实不免让人失去信心。从今年开始,行业内对于利用市场手段化解产能过剩的呼声越来越高。

审批权下放惹争议 与遏制产能过剩不矛盾

一直以来,行政审批权都被作为政府调控经济和产业的“杀手锏”,用来遏制以钢铁、有色、水泥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出现的盲目投资和扩张难题。今年5月,国务院15日公布了国发〔2013〕19号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此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共计117项。在“下放、取消”投资审批权的大背景下,水泥等“两高一资”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审批权限并不在下放之列。因国家下一步对于如何治理产能过剩目前仍在讨论,对水泥等行业行政审批是逐步下放,还是绕开这些行业,对此争议和分歧很大。

1、该不该下放水泥行业审批权?

近年来,尽管中央一再要求,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行政审批改革措施。特别在行政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方面,公布了若干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但是,实际效果远不如公布的情况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许多已经公布取消或下放的事项,又被收了回来,或者,应当取消和下放的审批项目,迟迟得不到取消或下放。

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决定》第一次明确规定,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对水泥业的发展来说除了禁止类项目外,新建生产线的投资只需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此举造成了行业进入门槛低,生产线建设把关不严,各地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但是,2009年国家为避免各地重复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总量,保证行业有序发展将水泥核准权从省级政府收走。事实证明,这样做并没有阻碍一些资本投资水泥的冲动,相反有些水泥厂的建设速度还更快,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也对当地水泥企业造成困扰。

2、放松审批权 让市场做裁判

近年来,行政审批逐渐成为权力和利益的象征,围绕行政审批所展开的已完全不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是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据中国水泥网早前的报道,不少地方政府、水泥企业为了项目能够获得审批,通过“先宰后奏”的方式,避开行政审批,并在项目建成以后,迫使审批部门承认“事实婚姻”,动用一切非正常手段,完全置产能过剩于不顾。由此可见,行政审批不仅没有能成为遏制产能过剩的“杀手锏”,反而成为产能过剩的“发动机”。集中审批、管控竞争行业发展的方式并没有真正抑制产能过剩,相反,通过行政放权,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遏制产能过剩才是大势所趋。

行政审批放权是向市场机制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行政审批放权决不能简单的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给地方,而是要放给市场,让市场来做裁判,决定哪些项目该上、哪些项目不该上、哪些项目该淘汰。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并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律,对不符合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企业和项目,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加以约束与控制。

<<首页12末页>>

并购与合作成水泥行业发展主题

在全国产能过剩同时严控新增项目的行业背景下,兼并重组是企业的必走之路,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途径。它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今年年初,在工信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而在行业淡季中,水泥行业的兼并整合进程愈演愈烈,2013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已发生多起合作与并购行为。

1、 战略合作

中国建材与台泥集团。2012年年底,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签订的战略协议,可以说是水泥行业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标志着水泥行业大企业新一轮重组联合的开始。今年年初,中国建材与台泥集团在香港宣布携手推进全方位战略合作也在行业内轰动一时。台泥以5300万人民币收购西南水泥的泸州四家公司权益,并出售贵州六家公司权益及泰昌建材70%股权,总作价最高11.1亿元。由此,双方将交叉持股合资经营四川泰昌水泥,并合作完成并购赛德水泥。两大集团的合作提出了区域互换的概念,开启了大企业间在收购中从竞争走向竞合。

中材集团与海螺集团。年初,中材集团与安徽海螺集团在芜湖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及技术标准出口及应用,助力我国建材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华润集团与福建水泥。今年5月,华润水泥和福建水泥同一天发布公告称双方正洽谈成立水泥销售公司和合资建设水泥粉磨企业。尽管没有像中国建材与海螺“握手”产生那么轰动的效果,但这两大企业的合作也足以改变当前局部区域内的水泥格局。福建水泥的国有背景、品牌优势、自有铁路是其不可复制的优势,与福建水泥的合作能够助华润继续扩大其在福建的市场份额,然而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是需要双方长时间博弈的。

2、兼并重组

华新水泥收购华祥。1月23日,华新水泥公告称公司拟9943.7万人民币总价收购湖北华祥水泥鄂州有限公司60%、10%的股权;拟以约4.2亿人民币的总价,收购湖北华祥水泥有限公司50%、20%的股权。通过并购华祥,华新水泥在鄂东区域的客户端形成互补,进一步提升了华新水泥在该区域的市场竞争力。

泉兴中联收购山东申丰水泥项目。山东泉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收购申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价约30亿元的大项目,至此,枣庄水泥业界的“航母”基本成型。收购完成后,泉兴中联在枣庄的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27%提升至47%。

西南水泥收购国大水泥。5月20日,四川国大水泥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双方的成功合作,将进一步推进江油市水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形成品牌效应。

总体来看,2013上半年延续了2012年兼并重组的势头,加速行业兼并重组,其形式仍多为区域市场的整合,兼并重组企业的数量、范围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强度也有所增强,跨区域的强强企业联合重组出现。

城镇化可消化部分产能 但短期内难见效益

对于需求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水泥行业来说,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未来水泥市场需求,帮助消化一部分产能,使过剩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012年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据了解,新型城镇化将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低碳的道路,将创造出许多新的投资需求。对于水泥这样和经济周期、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的行业来说,更被视为一大利好消息。但是,2013年已走过一半,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并没有按原定计划出台,官方消息称要延迟到今年年底才正式公布相关的改革政策。

1、 城镇化将拉动水泥需求 可消化部分产能

去年年末,为了配合中央关于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编制完成,该《规划》涉及全国20个左右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将在未来十年拉动人民币40万亿元的投资。其中,40万亿的惊人数字分外醒目,按年平均的话,也就是每年都有4万亿的投资额,赶得上2009年的热潮了。此消息一出便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围绕着城镇话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城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外,户籍制度改革、智慧城市概念、收入分配改革等,都属于城镇化范畴。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来说,新型城镇化更着重于保障房、安居房及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在城镇化背景下,建材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行业。由于城市集群促发配套交通基建需求提升,拉动水泥需求。另外,人口转移城镇,地产长期发展维持水泥需求。参考各国水泥消费增速和城镇化水平关系,建材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化进度。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滞后,未来还有20%~30%的提升空间,城镇化提升周期较长。对于水泥行业而言,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一切,比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住房建设配套的医院、学校等民生服务需求等,均需大量的水泥。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我国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点,将会有1000万的人口转移到城市,如果按照每人住房面积30平方米来算,每年需新增3亿平方米的住宅,若按照每平方米住房建设需要0.2吨水泥计算,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水泥需求是0.6亿吨。据此估算,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以1.2亿人口城镇化计算,就居民住宅建设一块需求水泥7.2亿吨,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对产能过剩的现状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城镇化需谨慎对待 短期内难见效益

今年两会结束后新一届领导人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更新的要求,致使《规划》迟迟未能与公众见面。从计划的上半年出台到年内出台,以及全国城镇化会议召开时间的一再推迟,种种信息加起来,不禁感受到中央政府部门对城镇化规划和建设的慎重态度。

当前,中央政府正在努力预防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对于水泥企业而言,也就意味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水泥需求的拉动力度在相对减弱。城镇化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这意味着农业人口不仅要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设施,更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去支撑,而这正是过去城镇化发展所忽视的部分。因此,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设施建设、房屋供给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更多的关注点将放在“软”件的建设上。因此,城镇化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将要少于过去的发展方式。

总的来说,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的确是未来水泥需求提升一大亮点,但在2013年,拉动作用不会有太大起色。新型城镇化将给水泥行业带来一块新的市场,但是这一部分的商机是在未来,短期内还不会显现。

<<首页12末页>>

刀片

滑雪车

机械式停车设备